以往,大企业能凭借自身优势挤压中小竞争者,但是今天,借助互联网等各种IT工具,小企业赢得了不同以往的竞争环境和灵活优势,大企业反而因为内部管理层级过多、信息传导失灵,对市场反应速度变慢,加速了企业与市场需求的“脱节”。怎么样保持对技术、趋势的灵敏度以及组织活力,成为众多大企业领导者思考的课题。
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(E.F.Schumacher)认为小企业更有活力和创造力,而大企业只有“由大变小”,才能克服企业规模变大后所引发的机构僵化、效率低下等种种弊端。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,慢慢的变多的大企业尝试着将公司一个个拆小,调成类似于蜂窝的经营管理和交易机构,激发个体创造力,以适应新的挑战,如全球大型信息技术公司之一——惠普公司去年宣布了分拆计划,开始了从“混合经营”到“细致划分领域专业化经营”的战略转变。与此同时,国内大型国有企业——四川化工控股集团也宣布战略性分拆,将15年前由川化集团与泸天化集团合并而成的“化工航母”一拆为三,具体见新知案例。
将大公司拆分为若干个各具特色及核心业务的小公司,其主要的指导思想是企业内部市场化,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,分权管理、人本管理,实现“成本最小化,利润最大化”,增强公司竞争能力。内部市场化的标准化定义是借助外部市场交易的原则,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,以经济结算关系代替企业内部的分工协作关系或行政隶属关系,形成以经济结算为主、行政命令为辅的管理方法,从而使每一个企业内部单位都转变成独立的经济核算单元。
在过去的几十年里,很多国有企业习惯了合并,打造行业内具有绝对规模优势的巨无霸企业。现如今,领域垂直细分正成为新的发展的新趋势,精细化、专业化成为新的管理要求,在这种环境下,大型国有企业迫切地需要跳出片面追求规模的思维定势,重新整合自己的核心业务,按照垂直细分领域进行拆分经营,才能有效推进改革,抓住发展机遇。
具有75年历史的惠普曾是全球最大的个人计算机制造商。但在移动网络时代,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迅速普及,体态庞大的惠普近几年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,PC和打印机市场不断萎缩,导致公司营收下滑。2014年10月6日,惠普公司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对外宣布,原有的公司将在2015年8月1日开始拆分为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:“惠普公司”和“惠普企业”, 拆分完成以后,惠普公司将运营PC和打印机业务,惠普企业将负责整合服务器、存储、网络、融合系统、服务和软件等业务。为确保惠普公司和惠普企业业务的协调,公司将精简工作职位,裁员5000名,并将余下的27万名员工重新分配。
业界一致认为这是惠普由“被动应变”转为“主动求变”的重大举措,预计拆分将能帮助惠普更好地聚焦于前景更好的企业级市场,提高惠普在硬件与企业级服务、个人电脑以及打印机三大垂直细致划分领域的竞争力。
2015年9月8日,四川化工控股集团透露了改革方案:曾经的四川化工“航母”被一拆为三,对泸天化集团履行出资人的职责全部委托给泸州市政府,对川化集团履行出资人的职责全部委托给省能投集团,化工控股集团总部仅剩四川利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。“业绩持续下滑倒逼改革,拆分是手段之一。”在四川大学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于建玮看来,分分合合,有国企改革思路变化的原因;但无论是分还是合,目的无疑都是想让企业做大做强。
拆大做小的这种管理思想对于拥有多个业务板块的公司最为适用,因为独立运行的公司制方式,可以使得其业务板块轻装前进,不会被相互拖累,又能形成掎角之势,相互呼应。这种做法已经被一些中国公司所借鉴,如中国建设银行就在其战略规划中,将下属业务部门实行公司制运作,并计划成熟一家分拆一家,并不排除独立上市的可能。
对于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来说,各业务板块相关性强,都会存在管理部门林立、科层复杂、机构臃肿、人浮于事的弊端。由于管理部门和科层结构较为复杂,使得信息渠道延长和节点增加, 因而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失真、决策失误,同时决策执行和反馈困难,这些导致企业对外界的发展的新趋势及竞争态势反应呆滞,不适应环境变化,显得老态龙钟、力不从心。因此,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,拆大做小,将企业拆分为各有特色、独立的经济核算单元,让其自主、全面负责自身的核心业务是大型国有企业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具体到三大电信运营商来说,寡头垄断优势正在慢慢地丧失,市场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。为了有效应对移动网络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,运营商慢慢的开始借鉴这种拆大做小的管理思想,如中国移动成立专门的终端公司,但是,拆大做小的管理思想并没有在运营商内部获得充分运用。因为大型国企的通病,运营商在发展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新业务时,难以做到快速响应市场变化,为此,运营商可优先考虑将这些业务拆分成独立运营的小公司,放权让其充分的发挥小企业灵活性强的特点,奋起直追,进而带动整个公司的发展。
...